鲍虎军教授的讲座纪要

隐藏

前言

开篇便是来自《Outliners:A Story of Success》中的一句话: 要想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需要经过至少10000小时的高强度学习。 稍微算一下,如果每天能学10小时(简直Max的状态),也得三年啊。

简直要吐血了,如果我还年轻的话,我不会着急,耐心学习三年, 但是现在面临就业压力等等情况,我得快速学习。

关于虚拟现实

实际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研究很早就有, 像现在比较火的Hololens之类,2010年就有了 主要是现在硬件微型化了,不像以前那么笨重。

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点是随时随地 提供透明、精准的信息服务。 打个比方说Google glass就是,可以试试翻译一下路标之类的应用。 未来会很热。苹果也在投资这一领域,还有就是应用于智能汽车上。

应用领域

医疗、工业生产等等。

研究tips

批判性分析 快速实现,因为只有具备快速实现的能力,才能更明白文章内容, 而更容易阅读同类文章,找出重点。 另一点是,论文通常只显示好的一面,有时候有些隐藏在背后的东西没交代 快速实现的过程才能了解,有时候得精读每一句话,也许有一句看似只有一句交代却很重要。

还有就是选了研究目标后快速形成文章初稿,文章初稿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以免思路有偏差。

研究领域

包括但不限于:

  1. 计算几何、拓扑学领域
  2. CAD、数值计算的优化
  3. 计算视觉

也就是说,我想要做的,感兴趣的领域,早有专家在七八年前就开始研究了。。。

再列几个他们组随便吊打我的地方吧:

  1. 像削苹果皮一样将几何图形分割成一长片(几何压缩与光顺 刘新国),这样有利于GPU计算加速 97年的研究,现在应该有更新的方法替代了,用到几何学、拓扑学等
  2. 几何信号的调和分析 周昆 如果几何能够像信号那样处理(比如FFT)该多好哇,恩,做到了,而且据说也就花了三天时间(吐血不止。。) 好像还是他对原本研究的方向发了多篇高水平文章,但他觉得没意思没意义,后来临时换了这么个课题。。
  3. 微分域几何计算与网格曲面编辑 许栋、黄劲 其中许栋就职于上海AutoDesk公司。好像用到了分层、组装的方式(例如Photoshop中的图层的概念就是分层) 好像技术关键是研究梯度,然后积分还原,积分的好处是平滑
  4. 四边重网格化 张沐阳 由于三角网格形状不规则,计算求解将比四边形网格复杂,考虑将三角形网格再映射为四边形网格。 用到了什么 莫斯理论(音译)、拓扑理论、波动方程(驻波) 波动方程的优点就是天然的正交。
  5. 方向场构造与四边/六面体重网格化 江腾飞、方贤忠
  6. 实时运动和形变模拟 黄劲、施晓晗
  7. 弹性形变模拟 潘哲融、陈炯 这个印象太深刻了,很多只像玩具的有弹性的小恐龙从滑板上交替滑落,跟真的感觉一样! 好像有些非牛顿力学在里面,而且听说还做了流体的模拟,总之其中的一个作者吊炸天。 还有一个恐龙滑滑板的例子,好像就给了两个动作(好像还是始末动作)然后模拟整个动作流程,很流畅,很逼真。
  8. 虚拟环境光能辐射传输的稀疏表达和高效计算 霍宇驰 大致意思好像是用一个极大的矩阵,行、列分别代表光源和被光照射的点,然后怎么就实现了高效计算来着。
  9. 移动图形绘制 袁亚振 听说又是一个聪明有个性的人,好像一直不愿意做研究,苦口婆心劝导下,最后一年做出来毕业的吊炸天的故事。 大致是关于如何针对手机端的GPU优化计算,需要较好的汇编功底。 据说网易开80万
  10. 光场重建和裸眼三维显示 王锐 吊炸天,利用光学,不需要眼睛直接投影一个三维图像,还可以交互! 好像跟光学实验室合作研究的。
  11. 他们将实验室积累的计算做了一个引擎,据说用在了网易天谕中。
  12. 武汉市整体市政规划的三维显示图,好像利用了航拍的28张照片,张数可能记错了,可能是24张。 恩,这么看来是照片合成了,但是依然吊炸天啊。
  13. 他们未来打算研究的是实时地数据与三维图像,比如天气数据运用于天气预报。
  14. 视觉场景的三维结构恢复 章国锋,姜翰青 好像是利用二维照片恢复三维场景,不久未来的map应用中应该会出现。
  15. 摄像机自动跟踪与深度恢复
  16. 移动虚拟融合引擎 这个拿到了浙江创业大赛第一名,实在有些吊, 还现场演示了一下,打开手机或者平板照相功能,用A4纸测距,完成后现场出了一张椅子,很逼真!如果不是看到现场没有椅子还以为是真的。 这个描绘了一个应用场景是选家具,直接选了家具后在家里面通过APP布置,觉得合适了再下单

结语

有时候研究遇到困难多是思路的问题,想想怎么换个思路或者方法。

“改造我们的学习” —— 毛泽东

-----EOF-----

Categories: life Tags: computer graphics